2023年由李翔团队主导,发表在《自然通讯》上,研究者选了48只相当于人类40多岁的中年雄性小鼠,分成两组,一组喝纯水,另一组饮用水里加2微克每毫升的尼古丁炒股配资平台技巧,自由喝了6到12个月。
这剂量很低,通过饮水方式吸收慢,肝脏代谢也跟上,避免了高浓度直冲大脑的毛病。他们用PET成像扫描小鼠组织葡萄糖利用,还测了脑部能量水平。
结果呢,对照组小鼠存活率只有60%左右,尼古丁组升到85%以上,死亡风险降了近40%。
不止寿命,尼古丁组的小鼠体重稳住了,毛色亮堂,行为上也活跃,抓杆时间长了,迷宫里找路快了。
脑组织检查显示,海马区神经细胞新生多了,炎症少了,氧化损伤也轻。
简单讲,这低剂量尼古丁像个调停者,帮细胞修复能量系统。
展开剩余85%背后的道理挺专业,却不难懂。
衰老跟NAD+耗竭脱不了干系,这是一种细胞里的辅酶,管着能量生产、DNA修补和炎症控制。
随着年纪大,NAD+合成的一个关键酶NAMPT活性掉下来了。
李翔团队发现,尼古丁直接跟NAMPT互动,降低它被乙酰化的程度,让SIRT1蛋白更容易去掉那些“堵塞物”。
结果,NAMPT活泼起来,推动NAD+从烟酰胺回收利用,补救途径通畅了。整个过程不靠尼古丁的成瘾受体nAChRs,而是纯代谢层面。
论文里强调,这改善了全身葡萄糖代谢,高龄小鼠的血糖峰值低了,恢复快,心脏和大脑组织能量平衡好转。
认知测试上,尼古丁组小鼠记忆力强,焦虑行为减弱,端粒长度也保住了——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,短了衰老加速。
这研究一出,网上热闹了,有人说尼古丁是隐藏的长寿钥匙。
可科学家们赶紧澄清:这是动物实验,低剂量口服,不是抽烟。
香烟里尼古丁浓度高得多,一支烟含1到3毫克,远超实验的微量,还裹着一堆焦油、一氧化碳和70多种致癌物。
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摆在那,吸烟每年全球夺走800万命,中国独占100万。
肺癌风险飙20倍,心血管病、糖尿病全中招,二手烟还祸害家人。
尼古丁本身不直接致癌,但它让吸烟者上瘾,忍不住多抽,毒物积累就可怕了。
戒断时焦虑、烦躁更折磨人,尤其孕妇吸烟,胎儿发育差,早产低体重风险高。
研究者反复说,尼古丁潜力有,但人类适用还远,临床试验得一步步来。
2025年7月28日,深圳先进院的刘欣安和陈祖昕团队,在《先进科学》上发了论文。
重点是终身干预,从小鼠年轻时就开始口服尼古丁,到相当于人类70岁的22个月,分低剂量0.25克每升和高剂量0.5克每升,对照有纯水和甜味剂组。
每隔几个月测行为,14个月起评估运动协调、耐力、焦虑。
结果高剂量组老年小鼠最亮眼,转棒坚持时间长20%,平衡梁上步态稳,爪子协调性好,没那么僵硬。
焦虑测试里,探索时间多了,行为更放松。体重没乱,器官检查正常,肝胰腺无损伤,免疫也没问题。
代谢组学扫了一圈,尼古丁组组织像年轻小鼠,NAD+和NMN水平高,能量稳态强。
这次机制挖得深,尼古丁重塑了全身代谢网络,特别是糖脂和能量两大衰老路径。
鞘脂通路是关键,这条路径失调会导致肌肉萎缩和运动衰退。
尼古丁降了有害的神经酰胺,升了鞘磷脂,肌肉脂肪里NAD+多了,线粒体工作顺溜。
肠道菌群也变了,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增,短链脂肪酸代谢好转,间接稳住宿主健康。
论文指出,这终身低剂量口服没明显副作用,但剂量一高就可能出问题。
团队强调,尼古丁成瘾性和心血管隐患还在,不等于安全药。找非成瘾替代物,才是正道。
这些发现或许能帮到更多人,但前提是理性。
抽烟的危害铁板钉钉,WHO全球控烟行动越来越严,中国禁烟区扩到公共场所,电子烟也管起来了。
总之,尼古丁不是长寿密码,生活方式才是王道。
参考资料 香烟里的尼古丁能延缓衰老?! 澎湃新闻发布于:河南省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